智慧城市的體系架構自下而上分為:感知層、通信層、數據層、應用層;以及完善的標準體系和安全體系。體系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表 智慧城市體系架構
感知層是智慧城市實現其“智慧”的基本條件。感知層具有超強的環(huán)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過RFID、傳感器、傳感網等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城市范圍內基礎設施、環(huán)境、建筑、安全等的監(jiān)測和控制,為個人和社會提供無處不在的、無所不能的信息服務和應用。
通信層是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未來城市的通信網絡應該是由大容量、高帶寬、高可靠的光網絡和全城覆蓋的無線寬帶網絡所組成,為實現城市的智慧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讓市民“隨時、隨地、隨需”都可以寬帶上網,而且可以享受網絡電視、高清電視、高清視頻通話等寬帶業(yè)務。
數據層的核心目的是讓城市更加“智慧”,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性資源,因此構建智慧城市的數據層是智慧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數據層主要的目的是通過數據關聯、數據挖掘、數據活化等技術解決數據割裂、無法共享等問題。數據層包含各行業(yè)、各部門、各企業(yè)的數據中心以及為實現數據共享、數據活化等建立的市一級的動態(tài)數據中心、數據倉庫等。
應用層主要是指在感知層、通信層、數據層基礎上建立的各種應用系統(tǒng)。智慧產業(yè)、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構成的智慧應用層,促進實現“產業(yè)發(fā)展、功能提升、民生幸!钡闹腔鄢鞘。市民可以通過各種終端訪問這些系統(tǒng),市民可以親自體驗到城市生活的幸福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