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爐:企業(yè)胸懷滿志 市場卻疲軟
2006年可以說是家電很不穩(wěn)定的一年,銅材的變化讓整個家電生產企業(yè)猶豫溫暖的春天突然氣溫驟降大雪紛飛,所有設計銅質元器件的家電價格波動起伏,真的象大二和尚摸不到腦袋。
電磁爐作為國內剛興起家電產品,多少企業(yè)在2006年初都作了雄心規(guī)劃,準備在2006年在電磁爐上大干一場,發(fā)一筆。已有的電磁爐廠商、正在進軍的生產廠商、已經接到大批訂單的廠商,無不胸懷滿志。
可是,到了2006年第一季度末,銅材行業(yè)開始變化的時候,電源線生產廠商,線盤(線圈)生產都隨著市場變動不斷的調整價格。但銅材漲到近8000的時候,這些周邊器件供應商再也不敢備用庫存了,導致線圈生產廠商與2005年的電磁爐微晶板生產廠商一樣,提前交銀子才確定加工生產。
所有的電磁爐生產廠商傻了,要調整電磁爐的出廠價格,原有的型號,終端是很難運作的,這樣終端的價格體系就亂了,經銷商肯定不接受。這樣,生產廠商就必須重新調整產品型號,重新確定出廠價格,這樣導致產品包裝的成本上升一次,型號多了,也給市場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更何況原材料的價格不斷的波動,銅材跌價了,經銷商很敏感要求生產廠商跟著調價,累死生產廠商。只有不斷調整產品型號被動不斷的變動價格。
中國內陸的市場是天天都再降價的市場,只要有錢可賺的產品,眾多廠商都擠進來撈一把,結果兩種情況,產品質量高低相差太遠,材料上用的差異很大,白色的微晶板過一層黑色的油墨充當黑色的微晶板,電源線用銅包鋁的材料,甚至有的廠家用銅包鋁的漆包線來作線圈。這些廠家還很多。這樣的產品的市場價格自然拉的太大了。
這些導致電磁爐市場疲軟嗎?
當然不全是,我們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廠家不敢被庫存,生產企業(yè)的運作成本很高,2006年以前預先簽訂電磁爐合同訂單生產企業(yè)吃了大虧,多少企業(yè)只好關門大吉。成本增長了,銷量自然下降,整個終端都是觀望的態(tài)度,不敢貿然多進貨。前面說過,國內的市場,是不斷降價而且非常激烈的趨勢。
二、暖冬對電磁爐的銷量致命一擊。電磁爐在中國生活的習性一般都是拿來吃火鍋的,真正意義上廚房用的還不是時候,要想改變中國傳統的烹飪習性需要很多年的引導和努力,否則想一下子改變是很困難的,所以,但生產企業(yè)觀望下半年春節(jié)的來臨的時候,趕緊抓住機遇一把,結果暖冬讓生產和銷售沉重一擊。據初步了解幾家OEM的企業(yè)到2006年底,都放走生產線大部分員工回家過年,只是元月份生產忙了一陣,但是已經不是2006年的概念了。
三、電磁爐的廚房概念與傳統比較,無法同日而語。大家知道老火例湯為什么那么貴。因為符合食品營養(yǎng)成分高,口味好。電磁爐是快速加熱工具,很難達到老火例湯的加熱方式。再次是明火加熱對鍋底是全方位的,而電磁爐是局部底部,雖然明火熱效率要比電磁爐差,但是加熱均勻,對食品一致性好,口味保質好,殺菌也比較全面,而電磁爐的只是底部加熱,因為太快,所以慢了炒焦了,快樂,外部熟的快,內部不一定就熟了。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