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報告簡介
弘博報告根據公共圖書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特征,綜合國家統(tǒng)計局、商務部、工信部、行業(yè)協(xié)會等權威部門發(fā)布的統(tǒng)計信息和統(tǒng)計數據,結合各類年鑒信息數據、各類財經媒體信息數據、各類商用數據庫信息數據,依靠弘博報告強大的研究和調查團隊,在獨立、公正、公開的原則下,撰寫了《2013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資源利用狀況調研報告》,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分析了公共圖書館行業(yè)的市場發(fā)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yè)深入細致地認知公共圖書館行業(yè)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
報告目錄
2013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資源利用狀況調研報告
第一章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狀況
1.1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規(guī)模
1.1.1 公共圖書館機構及從業(yè)人員規(guī)模
1.1.2 公共圖書館藏書規(guī)模
1.1.3 公共圖書館設施規(guī)模
1.2 公共圖書館經費收支情況
1.2.1 公共圖書館經費收入情況
1.2.2 公共圖書館經費支出情況
1.3 公共圖書館主要業(yè)務活動情況
1.3.1 公共圖書館借閱情況
1.3.2 公共圖書館講座組織情況
1.3.3 公共圖書館展覽組織情況
1.3.4 公共圖書館培訓組織情況
1.4 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狀況
1.4.1 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個數及藏量比較
1.4.2 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設施情況比較
1.4.3 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主要業(yè)務活動情況比較
1.5 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情況
1.5.1 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
1.5.2 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
第二章 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及利用模式
2.1 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內容及建議
2.1.1 文獻資源建設的內容及原則
(1)文獻資源建設的內容
(2)文獻資源建設的原則
2.1.2 文獻資源建設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1)重點文獻與一般文獻的關系
(2)數量與質量的關系
(3)品種與復本的關系
(4)當前需要和將來需要的關系
2.1.3 合理建設文獻資源的建議
(1)科學配置文獻資源
(2)合理采購文獻資源的復本量
(3)制定文獻信息資源增長目標
2.2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必要性及實現路徑
2.2.1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意義
(1)有利于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利用
(2)有助于構建圖書館服務競爭力
2.2.2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實現路徑
(1)基于OPAC 的信息資源整合
(2)基于跨庫檢索的信息資源整合
(3)基于資源導航的信息資源整合
(4)基于超級鏈接的信息資源整合
2.2.3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信息內容的整合
(2)注意保護知識產權
2.3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現狀及發(fā)展對策
2.3.1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概況
(1)全國性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概況
(2)區(qū)域性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概況
2.3.2 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開展共建共享的新特點
2.3.3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發(fā)展對策
(1)建立常態(tài)化的共享機制
(2)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共享的范圍和力度
(3)現階段以區(qū)域性共享體系建設為主
(4)建立跨系統(tǒng)的共享模式
(5)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開展服務
第三章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前景展望
3.1 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使命
3.1.1 關于圖書館發(fā)展前途的討論
(1)圖書館消亡論
(2)圖書館發(fā)展論
3.1.2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理念的突破
(1)“第二起居室”發(fā)展理念
(2)“第三空間”發(fā)展理念
(3)“第二起居室”與“第三空間”的區(qū)別和意義
(4)“第三文化空間”發(fā)展理念解讀
3.1.3 未來公共圖書館的使命
(1)學習與信息獲取
(2)娛樂與社會交流
(3)表現與欲望實現
3.2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熱點分析
3.2.1 公共圖書館立法問題分析
(1)日本公共圖書館立法經驗借鑒
(2)美國地方公共圖書館立法經驗借鑒
(3)“十一五”我國公共圖書館立法研究進展
(4)“十二五”我國公共圖書館立法展望
3.2.2 “智慧”公共圖書館建設分析
(1)“智慧城市”對公共圖書館提出的要求
(2)“智慧城市”理念下公共圖書館工作的設想
3.2.3 專題圖書館的建設分析
(1)國內專題圖書館建設概況
(2)專題圖書館的資源組織
(3)專題圖書館的重點服務方式
3.2.4 公共圖書館服務社區(qū)化分析
(1)發(fā)展社區(qū)服務的必然性
(2)公共圖書館服務社區(qū)化的內涵
3.2.5 基于微博的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分析
(1)公共圖書館運用微博開展信息服務的意義
(2)國內公共圖書館微博應用現狀分析
(3)公共圖書館運用微博開展信息服務的策略
3.3 公共圖書館投資分析
3.3.1 公共圖書館投資特性分析
(1)投資主體
(2)建設資金來源
(3)投資方式
3.3.2 公共圖書館投資現狀
3.3.3 公共圖書館投資預測
3.4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前景
3.4.1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SWOT分析
(1)發(fā)展優(yōu)勢
(2)發(fā)展劣勢
(3)發(fā)展機遇
(4)發(fā)展威脅
3.4.2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趨勢分析
3.4.3 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前景預測
(1)公共圖書館發(fā)展規(guī)模預測
(2)公共圖書館主要業(yè)務活動情況預測
NO.報告圖表摘要(WOKI)
圖表1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數量(單位:個)
圖表2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從業(yè)人員數量(單位:人)
圖表3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萬冊)
圖表4 2012年中國各級別公共圖書館總藏量排序(單位:萬冊)
圖表5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當年購買的報刊種類(單位:萬種)
圖表6 2006-2012年中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冊)
圖表7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閱覽室坐席數(單位:個)
圖表8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單位:平方米)
圖表9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計算機數(單位:臺)
圖表10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終端數(單位:臺)
圖表11 中國公共圖書館經費收入情況(單位:萬元)
圖表12 中國公共圖書館經費收入結構(單位:%)
圖表13 中國公共圖書館財政撥款情況(單位:萬元)
圖表14 中國公共圖書館經費支出情況(單位:萬元)
圖表15 中國公共圖書館經費支出結構(單位:%)
圖表16 中國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支出(單位:萬元)
圖表17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累計發(fā)放有效借書證數(單位:萬個)
圖表18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單位:萬人次)
圖表19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冊次(單位:萬冊次)
圖表20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組織各類講座次數(單位:次)
圖表21 2006-2012年中國參加公共圖書館講座人次(單位:萬人次)
圖表22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舉辦展覽個數(單位:個)
圖表23 2006-2012年中國參觀公共圖書館展覽人次(單位:萬人次)
圖表24 2006-201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舉辦培訓班個數(單位:個)
圖表25 2006-2012年中國參加公共圖書館培訓人次(單位:萬人次)
圖表26 2010-2012年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個數比較(單位:個)
圖表27 2010-2012年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總藏量比較(單位:萬冊)
圖表28 2010-2012年各地區(qū)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單位:冊)
圖表29 2010-2012年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設施情況比較(單位:個,平方米,臺)
圖表30 2010-2012年各地區(qū)公共圖書館主要業(yè)務活動情況比較
圖表31 公共圖書館聯盟及其對比
圖表32 知識產權結構下的圖書館組織構建
圖表33 圖書館信息資源規(guī)劃模式
圖表34 知識成果轉移模型
圖表35 中國部分省級公共圖書館微博情況統(tǒng)計表(以新浪微博為例)
圖表36 2013-2018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財政撥款預測(單位:萬元)
圖表37 2013-2018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預測(單位:個)
圖表文摘載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