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控制出口限制開發(fā) 加強稀有金屬話語權
2007-06-12 來源:經濟觀察報 文字:[
大 中 小 ]
“國外客戶已經開始尋找新的買家了!5月30日,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鎢部副總經理方季云說,因為從去年9月開始至今,中國四次調整鎢的進出口關稅漲幅近30%。
最新的調整是在6月1日,中國這天開始對鎢、鉬和稀土金屬等國內稀缺的金屬原礦的產品實施15%的出口暫定關稅,對氧化鉬、鉬酸銨、鉬酸鈉等產品開征5%到15%的出口關稅。
本稿由中國化工網www.chemnet.com.cn整理
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鎢部主要負責中國鎢進出口業(yè)務,年出口量占到全國出口份額的近40%。由于價格和政策不斷調整等因素影響,中國在鎢產品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的比例,已經由過去的85%下降到了現在不到60%。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傅英說,中國通過對稀有金屬實施出口配額和稅收政策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傅英說,國家調整關稅收緊稀有金屬出口是因為很多稀有金屬礦產品,以前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十分被動,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一些礦種是中國戰(zhàn)略礦產資源需要保護。“目前中國已經拿到了國際市場上鎢產品的定價權!
“人參賣出蘿卜價”
中國雖然是很多稀有金屬的世界第一儲藏大國,但在出口上很少掌握話語權。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稀土研究專家柳正說,以稀土為例,1990年到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一落再落,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被業(yè)內戲稱為“人參賣出蘿卜價”。他希望國家盡快完善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并成立國家稀土專賣局,打破國外稀土商家對市場的控制。
同樣,今年國家發(fā)改委國家物資儲備局也曾提出警告,中國稀土資源流失嚴重,很多地方稀土企業(yè)無證開采、過量開采、重復建設和放棄貧礦開采富礦等現象嚴重,造成稀土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流失。另外,在中國稀土產品2/3出口國外的同時,外國企業(yè)還大規(guī)模來我國投資設廠,其中不少企業(yè)收購稀土原料或初級產品后稍做加工便運往國外,進行物資儲備或高價再賣到我國。物資儲備局認為一些外資企業(yè)投資實質是變相掠奪中國稀土原料。
據了解,目前中國稀土儲量為5200萬噸,從以前占世界的85%降低到現在的58%。鎢儲量也不斷下降,目前是不到200萬噸還可開采20年左右。而中國有色工業(yè)金屬協會給出的數據更驚人,中國有色金屬利用預計按現在水平開采,鉬還可以開采16年,鋅10年,銻4年。
國家行動
傅英認為,建立國家稀有金屬戰(zhàn)略儲備非常重要,有利于國家對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進行管理和宏觀調控。從國際上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已經實行限制或停止開發(fā)本國的稀有金屬,轉而從中國進口進行戰(zhàn)略儲備。去年,日本還宣布將銦、鉑及稀土三種資源列入儲備國家對象,進一步擴大了稀有金屬品種的儲備范圍。傅英說,中國戰(zhàn)略物資儲備方面只是建立了石油戰(zhàn)略儲備基地。
據悉,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對政協提案十分重視,可能今年9月會給出答復。
相關部門也開始積極行動,一位知情人士頭透露,目前國土資源部已經開始對鉬、鎢和稀土在內的25種礦產資源進行摸底,建立準確的數據庫。計劃2008年完成各省資源總量預測工作,2009年匯總形成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果。
今年以來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特別是對鎢和稀土生產和出口更嚴格。年初,國土資源部下發(fā)的《關于下達2007年鎢礦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規(guī)定,2007年全國鎢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59270噸,而稀土的開采量為87020噸,分別分配給有關省、區(qū)。另外在開發(fā)權上國家也開始收緊,最近國土資源部又將鎢和稀土礦開采權從各省收回,決定今年4月12日起凡申請鎢、稀土勘查許可、采礦許可,一律由國土資源部負責辦理。
“一些小企業(yè)沒有資源已經破產了,其實稀土價格最終還是由供求關系決定!卑^市高新區(qū)稀土辦李殿卿告訴記者,國家實行稀土總量控制和出口配額已經使一些小企業(yè)“無米下鍋”。包頭稀土儲量占全國近80%,產量約50%,目前有大小稀土企業(yè)80家左右。
“很多國際上客戶不斷詢問中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現在鎢國際上價格已經很高再提價很難,而且一些國外企業(yè)已經開始尋找新的客戶和貨源!狈郊驹普f,國際上一些大客戶已經把自己以前不用的鎢礦渣開始回收利用了,因為這樣比從中國進口還便宜。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