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提價引發(fā)“漲向何處去”思考
2007-03-07 來源:浙江鋼鐵網(wǎng) 文字:[
大 中 小 ]
在市場的等待下,寶鋼最新推出了二季度“價格表”,不出所料是一個全面的“漲盤”,主要品種噸價的平均漲幅都在200元至300元左右。但市場認為這是一個“似漲實平”的價格,雖然會在“高熱”市場上“添”點溫,但同時也在提出一個問題:鋼價到底漲向何處去。目前市場“基本面向好”幾乎已成為一種共識,但如果不好好珍惜這個“基本面”,一定時期內的過度起伏也會造成不小的“折騰”。
認真分析“風向標”
寶鋼的季度報價,一向被視作國內及亞洲鋼材市場價格的重要“風向標”之一。
按照慣例,寶鋼二季度報價一般是在2月下旬的“前半段”。但由于今年春節(jié)較晚,“議價會”推遲,所以直到2月的最后一天才出臺了報價。節(jié)后市場始終在等待這個報價。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寶鋼的這個“漲盤”總體而言還“比較有節(jié)制”。與此前武鋼、鞍鋼等主要鋼廠開出的“盤價”判斷基本一致,力度也大致相當。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說,寶鋼價格這個“風向標”,不應該簡單地去理解和“套用”。一是寶鋼產品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市場需求較旺,其漲價是理所當然的。二是寶鋼堅持實行季度“期貨價格”,在一季度內保持穩(wěn)定。寶鋼今年一季度價格出臺早在去年年底,開出的是“平盤”,在當時而言是“非常冷靜的”。就算在進入2007年后鋼價一路飆升,寶鋼價“依然穩(wěn)定”,所以此次開出的“漲盤”客觀上是一個“回應式”的價格。三是寶鋼產品主要以“定向直銷”為主,流向現(xiàn)貨市場“零售”的數(shù)量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其“盤價”在為現(xiàn)貨市場所吸收的時候應該有一個“換算”。
“火上加溫”要謹慎
不管怎么說,寶鋼開出“漲盤”,還是有可能在鋼市之“火”上“加一點溫”。這一點正在引起市場的關注。
據(jù)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的一份報告,至1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shù)比去年同期上漲16.32%,改變了去年8月份以來市場價格“溫和”波動的運行態(tài)勢。
另據(jù)“我的鋼鐵”咨詢網(wǎng)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從去年年末開始,在出口持續(xù)強勁增長,國內庫存偏低以及國家整體經濟發(fā)展良好的刺激下,鋼價不會因“淡季”消費減弱而下降,反而連續(xù)攀升。
記者瀏覽了國內主要鋼鐵網(wǎng)站和相關部門、協(xié)會的分析,對此次國內鋼價全面上揚的“市場支撐”還是基本給予肯定的判斷。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進入新年后,國內鋼材市場繼續(xù)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二是鋼廠合同組織順利,庫存明顯下降。三是原料、能源和運輸價格的上漲,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成本推動性”鋼價上漲。四是國內鋼廠和貿易商心態(tài)較為穩(wěn)定,庫存不高,資金壓力不大。同時由于看到市場“淡季不淡”,春節(jié)過后又逢需求上升期,對后市的預期較為樂觀,鋼價存在上升“沖動”。
但是在鋼價的“沖力”下,也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開始考慮鋼價從何處尋找“緩沖區(qū)間”的問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再次上沖”的空間已經不大。
市場對后市的三點顧慮
在“市場基本面向好”成為“共識”的同時,市場的疑慮正在明顯積累。資深分析人士賈良群針對寶鋼的“漲盤”對記者說,這是一個“似漲實平”的價格,仔細分析“透露出不少對后市的顧慮”。據(jù)他反映,在寶鋼季度價格推出后,一些市場上的部分遠期和現(xiàn)貨價格“露出向下的跡象”。
據(jù)分析,市場對后市的顧慮主要包括:一是國內市場庫存將進入一個回升期。二是國內鋼價的回升遠遠快于國際市場,目前歐美等國外市場的鋼價尚處在下滑或勉強持穩(wěn)的階段,國內外價差正在縮小,這意味著出口市場對國內鋼價的支撐有減弱的跡象。三是出口退稅調整等“政策面”預期也在加強。據(jù)測算,如果相關政策出臺,一噸熱卷的出口成本有可能增加350元至400元,這個幅度還是“比較大”的,對出口數(shù)量的抑制將是明顯的。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