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第二工廠投產3款新車 遠艦不退出市場
2007-02-14 來源:237中國二手車交易網(wǎng) 文字:[
大 中 小 ]
接任李炯根出任東風悅達起亞總經(jīng)理之后,崔成起這位和北京現(xiàn)代一道見證了“現(xiàn)代速度”的韓國人似乎顯得有點低調。但在前不久一次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崔成起作為一家大企業(yè)舵手應有的魄力已現(xiàn)端倪,明確表示2008年東風悅達起亞產銷量要達到25萬輛,盡管2006年這一數(shù)據(jù)僅為11萬多一點。
上周,崔成起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對話邀請,非常謹慎而又坦率地就東風悅達起亞發(fā)展前景、韓國車品牌形象問題等一系列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遠艦不會退出公商務市場
時報記者:崔成起先生如何評價2006年東風悅達起亞的市場表現(xiàn)?
崔成起:去年東風悅達起亞現(xiàn)有的4款車中,賽拉圖是絕對的銷售主力,年銷量將近7萬臺;其次是千里馬,年銷量為3萬5千多臺。06年新產品層出不窮,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在沒有推出新車型的狀況下,能達到這個銷售額,總體來說還是讓人滿意的,基本上完成了先前的目標。
時報記者:遠艦上市之后基本處于滯銷狀態(tài),轉攻出租車市場后才有所起色,遠艦以后是否會專攻出租車市場?
崔成起:遠艦自從推出租車車型后,便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07年我們將在遠艦的市場營銷活動方面下更多的心力,但不會只拘泥于出租車市場。
第二工廠將投產3款新車
時報記者:據(jù)了解,東風悅達起亞第二工廠將在5月試產、10月1日正式投產,2007年、2008年將有哪些新車型在第二工廠投產?
崔成起:第二工廠正式投產后,我們將把賽拉圖轉移到那邊生產,并且之后還有3款車會在那里生產。
時報記者:崔成起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8年東風悅達起亞年銷量要達到25萬量,而2006年這一數(shù)據(jù)僅僅是11.5萬輛,發(fā)生在北京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速度”又一次將要在東風悅達起亞上演?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信。
崔成起:06年我們的銷量為11.5萬輛,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推出新產品,同時也受到一工廠的產能限制,像我們熱銷的賽拉圖在很多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排隊等車的狀況。等到第二工廠建設完畢,我們的產能將有極大的提升,同時還會推出不少在國際上受歡迎的新車,相信屆時要達到25萬的年銷量不會有太大困難。
時報記者:東風悅達起亞今年會不會大幅度增加4S店數(shù)量?在廣東市場,今年預計會新增加多少家4S店?
崔成起:經(jīng)過合理地布局,06年東風悅達起亞的4S店從原先的147家增長到181家。今年我們仍舊會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增加4S店的數(shù)量。
韓國車改變形象需要時間
時報記者:外界普遍認為,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最大的資本就是產品的高性價比,而技術和產品質量則和日本、歐洲車有相當大的差距,起亞方面會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來改變中國消費者對韓國車的看法嗎?
崔成起:的確,由于韓國汽車業(yè)發(fā)展的比較晚,要進入市場,我們更多靠的是高配置和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因此在早些年韓系車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高性價比。隨著最近幾年的快速發(fā)展,韓系車在技術和產品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日本、歐洲車系的差距越來越小。
同時在去年8月,我們將動力系統(tǒng)保修延長到了5年10萬公里。這樣的舉動也讓消費者感覺到我們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并逐步改變一般人覺得韓國車制造技術一般的思想?赡苓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我認為我們這樣的真誠,為之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開始。
時報記者:同樣作為中韓合資企業(yè),得北京現(xiàn)代和東風悅達起亞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崔成起:起亞的市場定位是年輕、活潑、活力,而現(xiàn)代則更注重家庭感。因此它們會根據(jù)不同的品牌特征來進行產品的開發(fā)、客戶溝通等等,讓消費者感覺到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形象。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