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中國礦石進口量變化對全球礦石海運市場影響舉足輕重
2007-01-19 來源:百煉鋼 文字:[    ]

  乾散貨運費復蘇是去年航運業(yè)的一大焦點,業(yè)內(nèi)資深分析員、花旗集團亞太區(qū)運輸業(yè)研究部主管柴履時日前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下半年運費出現(xiàn)回升,主要是裝貨港擠塞、海岬型乾散貨船噸海里增加所致,他引述挪威船舶咨詢顧問公司佛力士(Fearnleys)的分析,表示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上升,是刺激運費上升的關鍵因素,并預期一旦中國鋼鐵產(chǎn)量增長放緩,將令乾散貨運費出現(xiàn)下調(diào)。

  海岬型散貨船影響明顯

  花旗的研究報告表示,眾多乾散貨船型當中,海岬型散貨船受市場因素的影響最為明顯。這型船目前主要用于運輸鐵礦石至中國等地,以2003年至2005年為例,船運鐵礦石的運輸量年增幅達14%。去年下半年乾散貨運輸市場出現(xiàn)的復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澳洲及巴西的裝貨港擠塞、加上更多巴西鐵礦石運往中國令海岬型散貨船的噸海里增加所引致。

  根據(jù)佛力士的分析,指出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的變化,對全球鐵礦石海運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據(jù)該公司的研究,全球鐵礦石海運市場的總量由2002年4.84億噸,大幅增加至2006年7.2億噸,4年內(nèi)增長近50%。另一方面,中國進口的鐵礦石由2002年1.11億噸跳升至2006年3.25億噸,年均增幅逾30%,占全球海運總量45%。

  佛力士認為2003年起乾散貨運費的上漲,很大程度是由于中國對鐵礦石需求急增所引致。力拓、必和必拓等澳洲礦商擴大產(chǎn)能并提早增加出口量,令2005年澳洲輸往亞洲的鐵礦石總量增加17%。另外,中國亦大幅增加向巴西(尤其是淡水河谷公司)進口鐵礦石,僅去年上半年,輸華總量便上升逾25%,而期內(nèi)澳洲方面的增幅僅9%。

  中國年增4500萬噸鐵礦

  佛力士預期,未來幾年中國入口的鐵礦石數(shù)量仍將持續(xù)增長,但增幅或會稍稍放慢,而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預測每年凈增4000萬至4500萬噸入口鐵礦石量則相對保守。報告亦指出,印度的鐵礦石出口量已接近上限,而南非、澳洲及巴西等地的新增產(chǎn)量,將令今明兩年鐵礦石海運的平均周轉(zhuǎn)量保持高企,對海岬型散貨船的需求有正面刺激。

  整體市場供求方面,花旗預期今年乾散貨市場受新增運力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少,反而實質(zhì)需求才是左右運費變化的關鍵。柴履時指出,如果中國鋼鐵產(chǎn)量的增長放緩,這將成為運費下跌的主要推動因素。他認為,乾散貨、班輪及油輪海運市場當中,乾散貨市場的防守性較高,但目前每艘海岬型乾散貨船的造價達7000萬美元,實在令部分投資者卻步。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