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交強險正式上路
2008-03-05 來源:上海金融報 文字:[
大 中 小 ]
1月11日,中國保監(jiān)會正式公布了交強險責任限額調整方案,并批準了由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上報的交強險費率方案。從2月1日起,新的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方案將正式實施。新版交強險將責任限額由現(xiàn)行的6萬元上調至12.2萬元,簡化了交強險無責方的理賠手續(xù)。與此同時,新版車險也將同時向市場推出。
交強險“讓利”
具體來說,新方案主要在兩個方面作了調整:一是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二是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元人民幣;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元人民幣;財產損失賠償限額100元人民幣?偟乃阆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總責任限額將從現(xiàn)行的6萬元提高到12.2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將由現(xiàn)行5萬元上調至11萬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將由8000元提高到1萬元。
除此之外,新的交強險費率方案還將對《交強險基礎費率表》中42個車型中的16個,進行費率下調,下調幅度從5%至39%不等,下調的平均幅度為10%左右。據(jù)悉,在目前的車主中,約64%的被保險人將享受到基礎費率的下調。
據(jù)保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調整重點考慮了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的提高。從交強險保障的針對性而言,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負擔是各項損失中最大的,也是廣大車主和事故受害人承受壓力最大的。
據(jù)了解,兩項新的方案都將在2008年2月1日零時起實行。其中,對截至2008年2月1日零時保險期間尚未結束的交強險保單,在2008年2月1日零時后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zhí)行;對在2008年2月1日零時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仍按原責任限額執(zhí)行。
仍有商榷之處
2006年7月1日,交強險“誕生”并成為我國第一個法定強制保險。它是一種社會公益性較強的責任保險,車主投保之后,一旦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將由保險公司對第三方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及時予以賠償。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國交強險業(yè)務共承保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各類機動車5755萬輛,承保率為38%,其中汽車3340萬輛,承保率62%。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的運行,百姓卻逐漸對交強險感到不滿。據(jù)了解,市民不滿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認為對財產損失的無責賠付是交強險的一個制度性缺陷;認為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應該盡快建立,同時反對從保費中提取救助基金;認為應該給予交強險稅收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國家不應該按照商業(yè)險種的標準來收取營業(yè)稅,間接增加投保人的負擔;認為交強險的賠償限額應該適當提高,但為了避免出現(xiàn)“撞傷不如撞死”的道德風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不宜過高,主要是應當提高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
而不少業(yè)內人士在保監(jiān)會出臺新方案后表示,新版交強險擴大了死亡傷殘保險金與醫(yī)療保險金的差距,可能會引發(fā)“撞死比撞傷好”的惡性事件發(fā)生。另外,無責賠付問題在此次調整方案中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有專家指出,在無責賠付原則下,交強險的小額賠付案件增加一倍以上,金額占賠付總額的43%,且每一筆小額賠付都要作全套單證的收集、歸納,這樣無疑會導致交強險成本上升,費率上升,這顯然是一種資源浪費。但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guī)定機動車無過錯時,仍需承擔不超過10%的無過錯責任賠償責任。因此新方案只有將400元的限額降低至100元,畫餅充饑。而這兩個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交強險未來的發(fā)展之路仍將崎嶇。
滬上一些大型保險公司表示,將不折不扣地貫徹保監(jiān)會下發(fā)的調整方案,由于責任限額上調,客戶在選擇商業(yè)保險時將更慎重,而商業(yè)車險保費也有望下調。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